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切實發(fā)揮紅色資源思政育人作用,厚植愛黨愛國情懷,2022年6月24日上午9時,安徽外國語學院文學與藝術(shù)傳媒學院赴宣城市涇縣黨史學習教育團的十名同學在指導老師卜美倩的帶領(lǐng)下進入皖南事變烈士陵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活動開始前,團隊成員通過閱讀文獻了解到,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安葬了多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為爭取國共合作、一致抗日而犧牲的烈士。1941年元月,新四軍在此慘遭國民黨伏擊,損失慘重,周恩來痛心疾首,寫下“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詩句。
團隊成員進入陵園后,正對面的擋土墻上鑲嵌著葉飛題寫的“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的字碑,右轉(zhuǎn)是一條九十級階梯的神道,分為三個層次,喻意當年新四軍九千將士分三個隊伍東進抗日。爬上階梯后,到達憑吊廣場內(nèi),紀念碑位于中軸線上,石碑上鑲嵌著鄧小平“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以簡潔巨大的形體象征著先烈們偉大的獻身精神。
廣場四周紀念廊內(nèi)分別鐫刻著《新四軍軍歌》、碑記以及周恩來對皖南事變的題詞等。除此之外,紀念廊內(nèi)排列九根不同的石柱,目前只有兩根是相對完整的,其余都是高低不同的殘缺石柱。其中的寓意為當年新四軍9000名士兵從云嶺出發(fā)進行抗日,反遭國民黨陰謀圍剿,大部分人遇難不幸犧牲,只有2000名士兵突圍出來,就好像僅剩的兩根完整的石柱成為國家民族的棟梁。
進入主碑紀念廣場。從山頂俯視,主碑紀念廣場和外圍的花圃組成一個獻給烈士們的巨大花圈。從遠處眺望,紀念廊和名人題字碑廊的一組組高低錯落,形態(tài)各異的馬頭墻簇擁著紀念碑巨大的碑身。馬頭墻是皖南村落中最常見的民居構(gòu)件,用它來象征著皖南的山山水水,村村鎮(zhèn)鎮(zhèn),寓意先烈們雖然壯烈殉國五十周年了,但他們奮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仍然留存在皖南的千家萬戶,先烈們的光輝業(yè)績將永遠成為皖南人民心底的豐碑。
參觀完廣場,團隊成員進入憑吊廣場,井然有序的為英雄烈士獻花祭拜,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烈士們的追憶和崇敬。
祭拜過革命烈士之后,團隊成員登上革命烈士紀念塔,紀念塔始建于1976年,塔的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另一面是周恩來總理的題詞:為江南死國者致哀。團隊成員在塔下瞻仰,肅穆之情油然而生。
紅色故里,云嶺烽火
上午11時,團隊成員到達此行第二站: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由司令部舊址、軍禮大禮堂、修械所以及葉挺橋等組成。它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單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革命舊址群之一,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八大重要史跡之一。1963年,陳毅元帥敬提“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名。
從陳列館開始參觀,陳列館中以圖片、影片詳細展示了新四軍軍隊在皖南遭遇的千古奇冤的經(jīng)過。從1938年到1941年,新四軍隊伍在云嶺不斷發(fā)展壯大,由最開始的2000多人發(fā)展到最終的9000多人,因此這里也被稱為“新四軍的搖籃”。1941年,新四軍奉命北移,在途經(jīng)涇縣茂林地區(qū),慘遭國民黨陰謀圍剿,新四軍奮起抵抗,英勇抗戰(zhàn);但寡不敵眾,約2000人突出重圍,大部被俘,失散,一部分人死亡,損失慘重,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在解說員的帶領(lǐng)下,團隊成員觀看了新四軍戰(zhàn)士同國民黨軍隊的戰(zhàn)斗還原影片,由于敵人太過于強大,袁國平等英雄戰(zhàn)士壯烈犧牲,項英、周子昆慘遭叛徒出賣,壯烈犧牲?!拌F軍無敵,軍魂不朽”,7分鐘的影片,展現(xiàn)了新四軍跟黨舉旗的堅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鋼鐵意志、堅韌不拔的頑強作風、眾志成城的赤誠團結(jié)、相忍為國的博大胸懷、步調(diào)一致的自覺紀律。
袁國平曾經(jīng)說過“如果我們有100發(fā)子彈,要用99發(fā)射向敵人,最后一發(fā)留給自己!”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踐行了這樣的諾言。墻面上大大的“寧做沙場鬼,勿作亡國奴”十個字就是新四軍精神生動的體現(xiàn)。
參觀完陳列館后,團隊成員前往種墨園,參觀革命先輩們居住的地方,大門前方矗立著葉挺軍長的塑像,后方便是種墨園,進宅院內(nèi),里面是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秘書長李一氓等人的住所。房屋內(nèi)設(shè)施簡單,只有一床一桌,整個種墨園并沒有太多的裝飾,艱苦樸素。
時光荏苒,回首20世紀的滄桑歷史和紅色風云,多少先烈為了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埋骨青山,樹立起一座座豐碑在青松翠柏之間。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不斷激勵著新時代的青年學子們傳承弘揚紅色基因,賡續(xù)偉大革命精神,為實現(xiàn)國家繁榮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撰稿人:陳驍 卜美倩 審核:滿德慧)